星期四, 10月 26, 2006

The Beatles_BEATLES全集



kenion, 29日 九月 2006年 (created 29日 九月 2006年)
The Beatles_BEATLES全集




披頭士樂隊(甲克蟲樂隊)
The Beatles 是無疑世紀的最有影響的樂隊。在8年的時間中,他們不但改變了搖滾樂和流行樂 ,而且,永遠的改變了所有音樂的面貌。

風格: British Invasion(英國入侵) British Psychedelia(英國迷幻) Folk-Rock(民謠搖滾) Merseybeat(默西之聲) Pop(流行) Pop/Rock(流行/搖滾) Psychedelic(迷幻音樂) Rock & Roll(搖滾)

John Lennon (John Winston Lennon) 吉它手、歌手
生於: 1940 年 10 月 9 日, 利物浦, 英格蘭
死於: 1980 年 12 月 8 日, 紐約, 美國

Paul McCartney (James Paul McCartney) 貝司手、歌手
生於:1942 年 6 月 18 日, 利物浦, 英格蘭

George Harrison 吉它手、歌手
生於:1943 年 2 月 25 日, 利物浦, 英格蘭

Ringo Starr (Richard Starkey) 鼓手
生於:1940 年 7 月 7 日, 有樹木的幽谷, 利物浦, 英格蘭

50年代末,在節奏與布魯斯的影響下,一種新的音樂風格--搖滾樂誕生了。
1956 年,羅尼·多內甘(Lonnie Donegan)和克理斯·巴博爵士樂隊(the Chris Barber Jazz Band)以一首胡迪·萊德巴特的《Rock Island Line》打入了排行榜的前十名。(克理斯·巴博樂隊1967年錄製了一首名為《Catc--all》的歌,這是保羅·麥卡特尼在1957-1960年間 寫的) 羅尼·多內甘隨後的一系列成功的歌曲(如《Cumberland Gap》、《Gambling Man》)開始了席捲英倫三島的「Skiffle」音樂狂潮。由於它簡單的樂器(有時只是日常的家庭用具,像搓衣板),和一種「誰都可以做」的態度,全國 十幾歲的孩子都開始組建屬於自己的"Skiffle"樂隊。
在這些突然出現的「Skiffle Bug」中有一個16歲的利物浦男孩,名叫John Lennon。雖然他是聽了一首貓王1956年錄製的《傷心旅舍》,才對流行音樂產生興趣的,但「Skiffle」音樂的興起促使他在1957年3月組建 他的第一個樂隊,這個樂隊叫「Black Jacks」,John彈一把央求他姨媽花17鎊買的吉它,而另一位成員Pete Shotton的樂器是搓衣板。這個組合很快(一周後)改名為「Quarry Men」,這是他們兩個的學校校歌中的一句,Quarry Men的人員總是不斷的變化經常會有他們的朋友加入進來。他們開始在一些聚會和利物浦附近舉行的 「Skiffle」競賽上演出。他們曾經參加過演出由卡洛爾·勒維斯舉辦的天才競賽,但連預賽也沒有通過。那次比賽失敗一個月以後,Pete  Shotton安排「Quarry Men」在一次沃爾頓聖彼德帕裡什教堂的夏季節演出。 舉行的時間是1957年7月6日。

1957年7 月6日,在利物浦的另一個地方,「Quarry Men」的一位成員伊萬·沃漢(Ivan Vaughan)正在勸說他的朋友Paul McCartney, 和他一起去看「Quarry Men」的演出,並宣稱那兒是遇到女孩的好地方。總的不管怎麼說,Paul還是和Ivan一起去看了演出。Paul 對當時 John的評價:「我記得去了那個地方,看了所有的節目,也聽了所有的音樂,那是John和他的樂隊。我記得我很驚奇,因為我確實被那音樂吸引了。我記得 John在唱一首叫《Come On With Me》的歌。他在收音機裡聽過那歌,不過他不知道歌詞,只知道曲不知道的詞他就自己編,他看起來不錯,他唱得也很好,他對我應該是個很好的領唱。當然,他 沒戴眼鏡,所以看起來確實很溫和,我記得John確實不錯,他是惟一一個出眾的,其他人沒有什麼印象。」

「Quarry Men」下午的演出結束後,Ivan把Paul介紹給了John。「那時我是個胖胖的上中學的男孩,他(John)把一個胳膊搭在我肩膀上,我那時覺得他 準是喝酒了」。Paul抓過一把吉它,開始向樂隊展示他的天才。他唱了《Twenty Flight Rock》和《Be-Bop-A-Lula》,兩首歌都是John最喜歡的(後來Paul抄了歌詞給他)。Paul能記住所有的歌詞,使 John非常驚訝,而這個15歲男孩在吉它上表現出的技巧是所有「Quarry men」 成員都還沒有掌握的。

1957年7月6日,是甲殼蟲歷史上最重要的一天。
兩周以後, Pete Shotton騎自行車穿過沃爾頓代表John和樂隊邀請Paul加入。在Paul McCartney加 入「Quarry Men」,「Quarry Men」並沒有立即接受George,嫌他年紀太小。而George卻一心要加入樂隊,於是很是崇拜John,亦步亦趨地模仿John,他家也成了 「Quarry Men」排練的好去處。後來當他終於加入樂隊時,樂隊已更名為「Jonny and the Moondogs」。在那年秋天(1958年),他們用「Jonny and the Moondogs」這個名字進行演出。是在利物浦演出,人們開始喜歡上這支樂隊了... 1959年,他們把樂隊的名字改為「Silver Beatles」這時他們遇到了一大問題----樂隊沒有鼓手。喬治·哈里森說他認識一個從俱樂部出來的傢伙。他就是Pete Best於是他也加入了樂隊。
到了1960年8月份,他們把樂隊名字簡化成了「甲殼蟲」( The Beatles)。這時他們來到了德國的漢堡,因為在那裡比較容易找到演出的機會。但是當他們第一次到的時候,卻被告知他們樂隊必須要有5個人。於是他們 又返回利物浦,問一位朋友是否願意加入樂隊擔任貝司手。這個人就是Stuart Sutcliffe,他說可以。那時已經是1961年了。他們就經常在漢堡演出。8月17日到10月3日,他們在Intra Club演出,每晚四個半小時,週末六個小時。這以後由於警方關閉了Intra Club,甲殼蟲轉到Kaiserkellar繼續演出,在這裡,他們遇到了一位來自當時利物浦最出名的樂隊Rory Storm and the Hurricanes的鼓手Ringo Starr,Ringo很快和他們成了好朋友。10月15日,John、Paul、George、Ringo和the Hurricanes的另一成員Lou Walters,一起在一間錄音室錄了George Gershwin的《Summ-- ertime》。也是在Kaiserkellar,Stu遇到了Astrid,一個學攝影的女孩。兩人很快墜入了情網,兩個月後就訂了婚。Beatles 早期的馬桶蓋頭髮型,後來被一些歌星抄襲的造型,就是Stuart的女友Astrid設計的。在一次旅途中,他們遇到了歌手托尼·謝裡丹。謝裡丹想錄製新 專輯《我的邦妮》,但沒有找到樂隊。他們說可以為他伴奏,雙方一拍即合。謝裡丹的製作人給樂隊起了個新名字「節奏兄弟」,但這個名字只是用於這次伴奏。

11 月,甲殼蟲轉到了The Top Ten Club。11月21日,倒霉的George因為被發現不滿18歲而在俱樂部演出,而被德國警方驅逐出境;只過了幾天,Paul和Pete又被指控在他們 所住的電影院後面的小屋裡放火,也被警方驅逐出境;自然,John也只得收拾收拾,回國了。只有Stu留了下來,為了他所愛的女孩和繪畫。分別回國以後, George、Paul、John並沒有聯繫,直到第二年的2月,他們才重新聚在一起,這時George甚至不知道其他甲殼蟲也回國了。Stu的離開使得 甲殼蟲不得不重新去找一個貝司手。起初,他們找到了Pete過去樂隊Blackjacks的Chas Newby。但不久,Chas就因為要繼續學業而離開了甲殼蟲。 1961年,沒有了貝司手的甲殼蟲又一次踏上了去漢堡的旅程。在此期間,為了有一名長期的貝司手,甲殼蟲們決定從內部解決這個問題。John、Paul、 George三個人開始推來推去:John想要George去當,而其他人想要John去。最後的結果是Paul接過了這個任務。當時他恰好沒有吉它(剛 到漢堡就摔碎了),一直在彈鋼琴,只能偷著彈別人的吉它,而且因為他是左撇子,只能反著彈。另有傳聞說,他當上貝司手後,他的第一把貝司是一把七弦貝司, 上面的弦是從漢堡一家俱樂部的鋼琴上「借」下來的。後來的某一天,Paul外出尋找他的第一把像樣的貝司,他到了漢堡市中心的一家小商店,在櫥窗裡看見了 一把小提琴形狀的貝司,那是一把 Hafner500/1,他花了大約$45買了下來。再後來,他有過許多不同型號的afner500/1。

1960 年,在德國的Top Ten俱樂部演出並幫助Tony Sheridan出了單曲My Bonnie。觀眾裡包括North End音樂商店經理Brian Epstein,他開有一間錄音室。「甲殼蟲」的演出給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。於是他就告訴「甲殼蟲」他想作樂隊經紀人。對於這個主動找上門的提議,「甲殼 蟲」們怎麼能不動心呢?經過毛遂自薦便成為了他們的經紀人,這時大約是61
年的11月。隨後,Epstein就開始和英國幾乎所有的唱片公司聯 繫。在他的安排下,甲殼蟲在1962年新年的第一天來到Decca唱片公司試音。他們演唱的是經Epstein精心挑選的15首歌曲,其中包括三首他們自 己寫的歌:《Hello Little Girl》、《Like Dreamers Do》和《Love Of The Loved》。然而Decca公司並不認為他們的歌會走紅,沒有和他們簽約。
不久,Epstein會見了經營著一家屬於EMI的小公司 Parlaphone的George Martin。Epstein當時已經被多家公司拒絕,有些心灰意冷,和George Martin的會面實際上多半是開玩笑,因為George Martin的公司主要製作喜劇錄音,Epstein給George Martin聽了甲殼蟲的試音帶,試音帶的效果並不好,但為了瞭解甲殼蟲究竟如何, George Martin叫Epstein把他們帶來,讓他親自看看。幾個月以後,1962年6月6日,甲殼蟲們第一次來到Abbey Road錄音室試音。George Martin花了兩個晚上和一個下午來聽甲殼蟲的演唱,他很快被甲殼蟲的非凡魅力所吸引。 甲殼蟲們寫的《Love Me Do》是其中他最喜歡的一首,《P.S.I Love You》是另一首,只有一點,George Martin稍稍有些不滿意,他把這點告訴了Epstein, George Martin不知道這個問題也正是Epstein和其他甲殼蟲在考慮的。生性文靜的Pete Best一直與其他甲殼蟲有些格格不入,他的擊鼓也很難為甲殼蟲這樣一支搖滾樂隊提供有力的支持,而最重要的一點是甲殼蟲們也的確知道有另一位更加出色的 鼓手。

8月16日,Ringo Starr正式代替Pete best成為甲殼蟲的鼓手。這大大激怒了Pete Best歌迷,Mersey Beat很快收到一封有幾百個簽名的請願書,還有很多歌迷聚集在The Cavern Club門前示威,喊著「Pete Best Forever,Ringo Never!」甚至還發生了一些混戰。在其中的一次裡,Goeroge Harrison被揍了個「烏眼青」, 8月18日,Ringo僅僅排練了兩個小時後,和其他甲殼蟲一起開始了他們第一次在Parlaphone的正式錄音。在9月4日的第二次錄音中,製作人 George Martin想讓他們唱Mitch Murray的歌《How Do You Do It》,但甲殼蟲們堅持要用他們自己的歌《Love Me Do》,爭論的結果是甲殼蟲們獲勝了。錄音前,George Martin的另一個建議被接受了,這就是加上John的口琴,但他們不得不改變原先由John主唱Love Me Do的計劃,而改由Paul來主唱,這使天生有「舞台恐懼症」的Paul大為緊張。

10月5日,甲殼蟲的第一張英國單曲唱片《Love Me Do/P.S.I Love You》正式發行。據說Epstein為了確保這張唱片能打入排行榜的前二十名,Epstein本人掏錢買了一萬張。對於他們來說,這或多或少也算是一個 成績。從這以後,他們開始在全國巡迴演出。他們的新歌《Please Please Me》登上了熱門歌曲排行榜的首位。他們其它的一些早期登上排行榜首位的歌曲有《She Loves You》和《From Me To You》。這時真正的「甲殼蟲」狂熱開始了。同年,他們第一次到瑞典進行了演出,而此刻美國也急切地希望他們能去演出。布賴安·愛潑斯坦和他們的製作人喬 治·馬丁希望們能夠去美國演出。但「甲殼蟲」們卻說:「只有我們的歌曲在美國拿到第一,我們才會去」。因此他們沒有去美國,而是去了法國。在法國的一次演 出之後,他們收到了一封發到旅館的電報:「國會錄音公司(Capitol Records)向你們表示祝賀!你們的歌曲獲得了美國排行榜第一名」。於是結束了法國之行後,他們開始赴美國演出。在那裡,他們取得了極大的成功。結束 了在美國的偉大之旅後,他們回到了英國,開始拍攝他們的第一部電影《A Hard Days Night》。

1962年的第三次漢堡之行 卻是痛苦而令他們永生難忘的。1962年4月10日,在甲殼蟲到漢堡的前一天, Astrid接到她媽媽的電話說,Stu頭疼得想從二樓窗戶跳出去。她趕回家,想把Stu送到醫院去,但是在去醫院的路上,Stu死在了她的懷中。據說是 死於腦出血。Astrid到機場去接John、Paul和Pete時,他們的眼睛都紅紅的。John Lennon在《In My Life》這首歌所寫的"With lovers and friends I still can recall, Some are dead and Some are living ",指的就是他死去的好友Stuart Sutcliffe,一個早夭的天才。Beatles的成功引起Decca Records的無限悔恨,也間接促成Decca Records 與Rolling Stone簽約,就從這兒開始,同類型團體大量冒出,搖滾樂又隨著Beatles改變了!1964年,Beatles到美國Grace Land拜訪他們的少年偶像Elvis Presley,Elvis對於這四個小鬼能夠獨步武林,表示非常不屑,他一直躺在沙發上看電視,不想跟這些毛頭答腔,Beatles不以為意,只覺得這 是一次奇怪的會面。1965年8月Beatles在Shea Stadium創下演出收入的紀錄,又藉機拜訪了他們年少時的偶像Elvis Presley 。沒想到Elvis當面斥責這
四個小鬼,批評Beatles的音樂是製造社會問題的噪音。 1965年10月26日,英國國教決議頒給他們榮譽獎章,在白金漢宮,Elizabeth女王親自頒授MBE(Member of the British Empire)勳章給每一位團員。新專輯和第二部電影的名字是《求救》(HELP!),賣出了上百萬張。

在1965年 底,「甲殼蟲」在紐約「希葉」體育館進行了演出,觀眾達到了創紀錄的55000人。以前從沒有人能夠擁有這麼多的觀眾。這時他們的音樂變得更富有變化。喬 治·哈里森還受到了印度音樂的啟發,這可以從專輯《橡皮心》中聽出來。不久他們又開始進行了亞洲巡演,其中演唱了新歌,包括《Paperback Writer》。他們還到了菲律賓,但在那裡覺得不太舒服,因為那裡的「甲殼蟲」 迷實在是太過分了,到處都是瘋狂的歌迷,使他們十分疲憊。到了1966年底,他們在美國舊金山的燭台公園進行了演出,這是他們最後的一次正式演出。之後他 們有更多的時間來錄製歌曲了。
1967年,beatles 推出《Sgt.Pepper'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》這張概念專輯,正式讓搖滾樂成為嚴肅的藝術,創作題材不再僅限於男歡女愛。1967年六月,Beatles在全球第一次的衛星轉播節目中,應邀 作現場表演,他們特地為此寫了一首歌 《All you need is Love》,透過三顆衛星,24個國家可以同步看到Beatles的這場演出。

1968 年,他們錄製了《The white album》。 1969年,他們製作了《Let It Be》這時他們非常疲憊,覺得這些專輯應該是他們最後的作品。不過他們覺得《Let It Be》有點過於悲傷,因此他們又製作了專輯《Abbey Road》。他們在他們開在倫敦的蘋果公司的房頂上進行了最後一次演出。
1970年4月,「甲殼蟲」宣佈解散,不過其成員還在繼續著各自的音樂事業,他們的專輯也仍然在出售,其中新的一張精選集賣得非常好。「甲殼蟲」過去是,現在是,或許將來也會是有史以來最受歡迎和最成功的音樂組合。

beatles.-.[Please.Please.Me].專輯
beatles.-.[With.the.Beatles].專輯
beatles.-.[Hard.Day's.Night.[UK]]
beatles.-.[Beatles.for.Sale].專輯
beatles.-.[Help!.[UK]].專輯
beatles.-.[Rubber.Soul.[UK]]專輯
beatles.-.[Revolver.[UK]].專輯
beatles.-.[A.Collection.Of.Beatles.Oldies]
beatles.-.[Sgt.Pepper's.Lonely.Hearts.Club.Band].專輯
beatles.-.[Magical.Mystery.Tour].專輯
beatles.-.[The.Beatles.[White.Album].Cd1].專輯
beatles.-.[The.Beatles.[White.Album].Cd2].專輯
beatles.-.[Yellow.Submarine].專輯
beatles.-.[Abbey.Road].專輯
beatles.-.[Let.It.Be].專輯
beatles.-.[1962-1966.[Red.Album].Cd1].專輯
beatles.-.[1962-1966.[Red.Album].Cd2].專輯
beatles.-.[1967-1970.[Blue.Album].Cd1].專輯
beatles.-.[1967-1970.[Blue.Album].Cd2].專輯
beatles.-.[Rock.'N'.Roll.Music.CD1].專輯
beatles.-.[Rock.'N'.Roll.Music.CD2].專輯
beatles.-.[Live.At.The.Hollywood.Bowl].專輯
beatles.-.[Love.Songs].專輯
beatles.-.[Rarities].專輯
beatles.-.[The.Beatles.Ballads.20.Original.Tracks].專輯
beatles.-.[20.Greatest.Hits].專輯
beatles.-.[Past.Masters.Volume.1].專輯
beatles.-.[Past.Masters.Volume.2].專輯
beatles.-.[Live.at.the.BBC.(CD1)].專輯
beatles.-.[Live.at.the.BBC.(CD2)].專輯
beatles.-.[Anthology_1.CD1].專輯
beatles.-.[Anthology_1.CD2].專輯
beatles.-.[Anthology_2.CD1].專輯
beatles.-.[Anthology_2.CD2].專輯
beatles.-.[Anthology_3.CD1].專輯
beatles.-.[Anthology_3.CD2].專輯
beatles.-.[Anthology_4].專輯
beatles.-.[19-Unpublished].專輯
beatles.-.[Free.As.A.Bird.(US.Single)].單曲
beatles.-.[Let.It.Be.Naked].專輯
beatles.-.[in.the.beginning].專輯
beatles.-.[yellow.submarine(1999.Reissue)].專輯
beatles.-.[No.1].專輯
beatles.-.[The.Other.Way.of.Crossing.(Abbey.Road.Outtakes)].專輯
beatles.-.[Turn.Me.on.Dead.Man.-.The.John.Barrett.Tapes.CD1].專輯
beatles.-.[Turn.Me.on.Dead.Man.-.The.John.Barrett.Tapes.CD2].專輯